个人所得税有哪些缴税项目?哪些情形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我们个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为什么要交个人所得税?交多少个税?有哪些收入国家有政策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相信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
哪些人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先来说一说免交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税。
2、工资薪金性质外的补贴、津贴:如: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免税。
3、福利费(生活补助费)免税: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免税。
4、救济金、抚恤金免税: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抚恤金免税。
5、工伤保险待遇免税: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包括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用、工伤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生活护理费等,以及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规定取得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免税。
6、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免税: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免税;
7、个人提取的“三险一金”免税: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税。
8、生育津贴免税: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税。
9、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免税: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免税。
10、退休费、离休费等免税: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税。
11、延长离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从所在单位取得的补贴免税: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税。
12、科技人员职务转化现金奖: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3、科技人员股权奖励暂不征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4、军人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免税:
17、取得的保险赔款免税:
18、购买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税:
19、疫情防控津补贴免税:对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政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优惠政策延期到2023年底。
20、外交人员的所得免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21、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免税:
22、住房租赁补贴免税:对符合地方政府规定条件的城镇住房保障家庭从地方政府领取的住房租赁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3、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补偿收入3倍以内部分免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24、一次性破产安置费免税: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5、在中国居住不满90日的非居民纳税人境内所得境外支付免税,有协议的延长到180日。
个人所得税有哪些缴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我们每月的工资薪金怎么计算个税?
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日常采取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
计算公式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比如:
某职员2022年每月工资均为12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2000元,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和赡养老人1000元,以1、2、3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
1月份:
(12000-5000-2000-2000)×3%=90元;
2月份:
(12000×2-5000×2-2000×2-2000×2)×3%-90=90元;
3月份:
(12000×3-5000×3-2000×3-2000×3)×3%-90-90=90元。
除工资、薪金外,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计算收入额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另外,稿酬所得的收入减除20%或者800元费用后再减按70%计算。
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所得税必将作为国家重要的税源之一,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在逐步显现,征收个人所得税能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所以我们每个公民都应有自觉纳税意识。
国家的税收优惠每年都有变化,个人所得税也会不断更新,今天分享的有不尽之处,请大家共同参与探讨。